民間故事,茌平紅門寺里耙和尚
茌平縣城西1.5公里處有一尚莊村,村東有一隆起的土崗。土崗南高北低,南北長340米,東西寬230米,面積7.8萬平方米。此土崗便是有名的尚莊大汶口文化遺址,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從前,土崗上曾有一座紅門寺,又名能仁寺。這紅門寺在當時很有名氣。據(jù)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茌平時,身染貴恙。寺里的方丈頗通醫(yī)道,為皇上精心調(diào)治,親奉湯藥;噬淆報w康復后,念其照料之情,親筆書寫寺名贈賜方丈。自此,紅門寺聲名大振,連縣衙也對其另眼相待。
初時,寺里的和尚倒也安心佛道。時間一長,心便有些收不住了。他們自恃有皇上龍威保佑,更兼官府也讓其三分,漸漸出生不軌之念。他們借口四周鄉(xiāng)里的水井破壞了佛門的風水,硬逼著老百姓把水井統(tǒng)統(tǒng)填死。人們吃水只能到紅門寺里去挑?墒撬吕镆(guī)定,只許年輕的閨女、媳婦單獨進去挑水,男人不準進寺。說是女人對佛祖虔誠,挑一次水,佛祖便降一次福給她們。起初,老百姓對此半信半疑,日子長了,才發(fā)覺這是一幫禽獸不如的東西。百姓們憤怒了,一張狀紙告到了縣衙,請縣大老爺為民伸冤除害。誰料這縣官同紅門寺有著扯不清的瓜葛。據(jù)說縣衙與紅門寺之間曾有一地下秘密通道,私下里縣官不知收受了和尚們的多少賄賂。紅門寺和尚調(diào)戲糟蹋良家婦女的事兒,縣官早有耳聞,但一是礙著皇上的情面,二則有孔方兄通融,也就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。當下縣官接了呈子,眼看群情激憤,事情要鬧大,自己不敢做主,慌忙稟報知府。知府一看案件棘手,又稟報給巡撫。巡撫也不敢擅斷,便報到朝廷那里。皇上閱后,方知告的是紅門寺里的和尚,本想秉公斷理,可又念及寺里和尚的治病之情,便說:“罷了吧”!意思是既往不咎了吧。
圣旨一下,眾百姓面面相覷,想不到皇帝老子也循私情!可金口玉言,誰人敢違呢?寺里的和尚看皇上為其講情,眾百姓奈何不得,愈加得意忘情。百姓們看著和尚猖狂的樣子,怒火中燒。幾個年青的后生氣憤不過,抄起棍棒就要闖進寺里同和尚拼命。這時,村里一德高望重的老秀才緩緩說道:依老朽之言,咱們不如將計就計。皇上不是說‘罷了'嗎,咱就借皇上的口氣,把那幾個作惡多端的和尚綁起來,埋在地里,套上牲口給耙了,如此一來咱們既出了氣,官府又奈何不得!大伙聽后喜出望外,紛紛稱妙。
這天夜里,百姓們自發(fā)集合起來,悄悄埋伏在寺門外。待一婦女借口挑水叫開寺門后,百姓們一擁而入。和尚們措手不及,被憤怒的百姓霎時間捆了個結(jié)結(jié)實實。隨后,百姓們在寺外的開闊地上掘了四、五個大坑,將罪大惡極的和尚推進坑中,埋上土,只露出禿腦袋在地面上。接著套上牲口,掛上耙,耙上壓塊大石頭。只聽一聲吆喝,牲口揚蹄向前,鋒利的耙齒霎時將那些禿腦袋劃了個稀爛。余下的和尚魂飛魄散,百姓們位拍手稱快。
第二天,百姓派人報知縣衙:遵照皇上的旨意,我們把那些禿驢耙死了!縣官一聽,慌忙帶人趕到現(xiàn)場,一看便傻了眼,可又發(fā)作不得。只得慌稱寺內(nèi)和尚內(nèi)訌,發(fā)生械斗致死人命,草草了結(jié)上報完事。
自此以后,寺里的和尚再也不敢為非作歹。時間一長,競紛紛溜之大吉。顯赫一時的紅門寺開始敗落!凹t門寺的和尚——罷(耙)了”這一歇后語從此便在茌平流傳下來了。
來源:百家號 梯田老祖
相關(guān)文章
贊助商推廣鏈接
文章隨機推薦
- 茌平縣十大特產(chǎn)(四)茌平烏棗
- 茌平縣十大特產(chǎn)(七)博平馬蹄燒餅
- 茌平杜郎口鎮(zhèn)南董村省非遺項目“中堂畫”,讓世人稱絕!
- 茌平縣十大旅游景點(十)博平鎮(zhèn)凈居寺碑
- 美酒傳奇——丁塊酒
- 茌平的記憶往事:父母講挖溝上河、修臺田的那些艱苦歲月!
- 茌平:歷史悠久,人杰地靈,這些都是茌平歷史名人
- 茌平翰林印社正式成立,讓篆刻藝術(shù)走進課堂,也是厲害了!
- 茌平農(nóng)民詩人阡陌近體詩欣賞
- 茌平記憶|手工掛面——代代相傳的手工藝
- 茌平縣十大旅游景點(七)金牛湖景區(qū)
- 茌平縣十大特產(chǎn)(五)小楊屯村肉鴨
- 茌平民間故事(四)
- 茌平縣十大旅游景點(八)茌平龍山公園
-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!就回茌平吧
- 茌平一農(nóng)民筆耕一生繪年畫,晚年一幅精品值10萬
- 茌平記憶|古縣春秋(上)
- 寒冬奇觀:茌平吳官屯村,數(shù)萬只蝴蝶翩翩飛
- 龍山文化在聊城——茌平黑陶
- 茌平縣這些村名的由來,你知多少?
- 30年前的老茌平,有多少人不曾想起,滿滿的回憶!
- 傳統(tǒng)鹵水做豆腐
- 山東首家以名醫(yī)命名的紀念館在茌平開館
- 茌平又一個旅游的好地方:棗鄉(xiāng)生態(tài)園區(qū)被命名為鄉(xiāng)村旅游綜合體!
- 茌平縣尚莊公園:曲徑通幽處,龍山有遺址
- 茌平縣十大旅游景點(九)張家樓抗日遺址
- 非遺展示:董友環(huán),我為農(nóng)民畫中堂
- 茌平名稱的由來!茌平人都要知道的!
- 茌平唐槐:李世民親手栽下的大槐樹
- 茌平縣十大特產(chǎn)(八)博平南蓮池藕
- 茌平記憶|博平古鎮(zhèn)——時光在變,生活不變
- 茌平:[名產(chǎn)名藝]黃花菜、手工掛面、樂平白菜、香椿芽
- 茌平:[傳說故事]蒼蠅飛不過高坦墻
- [名產(chǎn)名藝]雜技之鄉(xiāng)在茌平、山東快書源于茌平
- 很多人不認識茌平,叫成茬平,不要笑,原來茌和茬還真有關(guān)系
- 茌平近現(xiàn)代人物----蘆振龍
- 茌平縣十大特產(chǎn)(九)香酥冬棗
- 茌平一大怪,葫蘆帶葉裝瓶賣!能綠30年,價格不貴卻少人問
- 茌平縣十大旅游景點(五)茌平鳳凰嶺
- “義文化”傳承之茌平